首页 > 诗词歌赋 > 诗句大全 >

“百年多病独登台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

“百年多病独登台”出处

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 《登高》,是七言律诗中的千古名篇。

“百年多病独登台”平仄韵脚

拼音:bǎi nián duō bìng dú dēng tái
平仄:仄平平仄平平平
韵脚:(平韵) 上平十灰  

“百年多病独登台”全诗

《登高》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
诗句解析

  1. “百年多病独登台”

    • 百年:虚指人生漫长,实指杜甫晚年(时年55岁,身处安史之乱后漂泊西南的困顿岁月)。
    • 多病:杜甫晚年身患肺病、风痹、耳聋等多种疾病。
    • 独登台:孤独登高,隐含对家国凋零、亲友离散的悲叹。
    • 整体意境:通过一生漂泊、疾病缠身、独对苍茫的境况,体现诗人对生命流逝、时局艰难的无尽感怀。
  2. 全诗背景

    • 创作于 767年(唐代宗大历二年)秋,杜甫流寓夔州(今重庆奉节)。
    • 安史之乱后,唐王朝由盛转衰,百姓流离,杜甫生活困窘,诗中融合了个人命运与家国兴衰的双重悲情。

逐句翻译(现代汉语)

  1. 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    疾风呼啸,秋空高远,猿猴的哀鸣回荡山间;江水清澈,沙洲雪白,飞鸟盘旋归巢。

    • 意象作用:以急风、哀猿、清渚、飞鸟渲染秋日萧瑟,奠定全诗悲凉基调。
  2. 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    无边的落叶在萧瑟声中飘零,无尽的长江波涛汹涌奔流不息。

    • 隐喻:落叶象征生命易逝,长江暗指历史长河,突出时间流逝的壮阔与人生的渺小。
  3. 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    漂泊万里,在秋日里作客他乡倍感凄凉;一生多病,暮年孤身独上高台。

    • 情感核心:凝聚了客居的孤独、衰老的无奈与病痛的折磨。
  4. 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    历经世事艰难,愁苦染白双鬓;穷困潦倒,连浊酒也无力再饮。

    • 悲愤收束:国难家愁交织,个人命运的潦倒与时代的苦难跃然纸上。

诗歌赏析

  • 风格特色

    • 沉郁顿挫:情感深沉内敛,语言凝练有力,对仗工整(如“无边”对“不尽”,“万里”对“百年”)。
    • 情景交融:自然景物(风、猿、落木、长江)与内心情感(孤独、病痛、悲秋)高度融合。
  • 文学地位
    被誉为“古今七律第一”(明·胡应麟《诗薮》),体现了杜甫晚年诗歌的巅峰成就,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,亦是对盛唐消逝的挽歌。


英文翻译参考

Climbing the Heights
The sky runs high, the wind blows swift; apes wail their dreary cry.
Clear the islet with white sand where birds wheel and fly.
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;
The endless Yangtze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.
A thousand miles from home, in autumn’s gloom I pine,
Ill, aged, alone—to this high tower I climb.
Hardship and bitter grief have frosted my hair thin;
Wretched and poor, I have to give up my cup of gin.
(许渊冲 译)


杜甫以登高远眺之景起兴,将个人的漂泊之苦、多病之躯与时代的动荡困顿浓缩于诗中,展现出宏大的历史视野与深刻的生命悲慨。“百年多病独登台” 作为情感高潮句,是理解诗人晚年心境和唐代社会风貌的关键。

 

上一篇:“断头今日意如何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

下一篇:“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

相关推荐